文学作品
文学作品
当前位置:首页 > 听荷堂 > 文学作品 > 正文
竹海之旅之悟 作者:毛娟 日期:2015-09-29 15:34:39

  初夏的周末,桃江俩文友接我去玩。没去过桃江,对桃江有印象的只是我们湘潭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创作的名曲“桃花江是美人窝,桃花千万朵,比不上美人多……”。到桃江, 自然首想仰美女。

 
  但文友带我去的是竹海。
 
  为解我迷惑,刚上车,文友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起来:桃江是全国闻名的竹子之乡,县域内有竹林100余万亩,其竹海地处风景如画的桃花江之畔,距省会长沙90公里,有省会后花园之称,距益阳市16公里,距桃江县仅1公里,是桃花江竹乡美景的标志。目前,桃花江竹海竹林面积系湖南第一、中国第二、亚洲第四,是国家级AA景区。1992年冬,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到竹海,还欣然挥毫“楠竹之乡”。每年,竹海接待游客近30万,竹制品加工业产值可达15亿元。
 
  不知不觉,车已到竹林景区,车沿盘山公路徐徐而上。路上少有游客和车辆,偶尔几处却有施工队员。正纳闷时,文友告诉我,现在是封山期,景区引进了投资商正在搞提质开发,目前,正对整个园区的旅游做全新的规划。近三年,县政府还将引进1.5亿资金到竹海景区……
 
  文友还告诉我,对桃江竹海有“春看笋、夏观色、秋闻香、冬韵神”之说,现在来正是“观色”的好时期。
 
  沿途的风景确实秀美壮观:车窗外,翠竹掩映,竹林荫荫,成垄成簇的楠竹,或散漫疏朗,清丽纤巧,或列队成行,生长有序,更有嫩竹娇艳款款,仪态万千,似桃江美女纤纤玉手的翠枝伸进车窗内,搔拨游人,令人情溢全身。
 
  经不住竹情的诱惑,行进途中,在一竹密处即叫停车。
 
  跳下车来,漫山遍野的翠竹,铺天盖地,撞入眼睑,在溪之畔,在路之旁,在山之下,竹无所不在,无不成片成林;且四面波浪涌涌,近处竹枝攒动,竹叶摇曳,沙沙作响,其声音带着竹香,忽有忽无;又一波推来,仿佛翠竹要将我身躯淹没,而心似乎已随波逐韵落到竹海,又漂至天际,悠悠不识回头路……
 
  文友连叫我数声,才将我心唤回,并告诫我:不要太急太贪,须留着心养着神上“观竹楼”才行,不然不算来了竹海。
 
  观竹楼因清代文人墨客乐于来此观竹,县衙为此而建,解放后1974年曾修复,观竹亭座落八角亭,时称八角亭,又称海红楼,1991年时任省长陈邦柱登楼观竹,将其改名为观竹楼。
 
  车停观竹楼,未及上楼,俯望山脚,雾霭浓浓在群山间漂游,时涌时退,交织于翠绿丛中,似羞涩桃江美女的纱巾,轻盈盈搭落胸沟,令人浮想联篇,便有美丽的童话或钟情怀春的浪漫,随雾而来……让人情醉,醉中正想去追慕,随着朝阳到来,她却渐行渐远,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……
 
  毛娟--竹海之旅之悟登楼起步处,两簇翠竹自然长在台步双侧,如礼仪小姐夹道相迎,且有几枝豪竹离地一米五处横生,腾空而骄,独傲其枝,那潇洒多姿,独富韵味之绝,不得不让我们有礼鞠躬而上;就在那弯腰之际,却见那傲枝叶尖上,挂有露珠,晶莹剔透,在朝阳的折射下亮出粼粼五彩,喜煞游人;忍不住伸出食指,小心翼翼沾来,几人轮流看清看透,再轻轻置于口中,甜甜凉凉,清雅宜人、醉人肺腑……
 
  登上观竹楼,10万亩竹林,尽收眼底,近处,簇簇楠竹,依山就势,自然生长,却错落有致,在朝阳下,竹影婆娑,竹叶飒飒,如桃江美女,婀娜多姿。
 
  极目远眺,群峰叠嶂,葱茂苍绿,近深远淡,层次鲜明,层层推进,一直延伸到蓝天相接无垦处。
 
  微风吹来,莽莽苍苍,渺无际涯的竹海掀起道道波澜,一波逐一波,一澜携一澜,静观多时,却始终辨不清风从何来,潮引何处;用心闻用心听,却只有怡人的静谧、只有挺拔有节音韵,只有泌人心腹的竹香,合着几声清脆鸟鸣,仿如天籁之音。
 
  天堂般的竹海,神奇的大自然,让人情醉,也使人顿悟:苏东坡为什么能吟出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之绝句,古人为什么将竹誉为“岁寒三友”之一,将竹列入“四君子”之家。呵!竹“未出土时先有节,纵凌云处亦虚心。”虚怀若谷,修身进取的崇高气节不能不为世人所咏!
 
  又思,从古至今,历代文人墨客咏竹,今世人之所以观竹、赏竹,旨在借竹清峻不阿,高风亮节的人性化品格,来修身养德,忘却名利,超脱凡尘,归还自然平常心,使思想升华,心灵净化,灵魂脱俗……
 
  来到桃江,在竹海醉,在竹海悟。回途路上,不多言语,只对桃江文友说了一句话:“谢谢你们,让我身心受到一次大自然的恩惠和洗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