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心活动
中心活动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心活动 > 正文
杜洪建与画友关于书法的对话 作者: 日期:2018-09-15 22:56:47

2018年9月13日,蕉荫画友雅集于湘潭市惠民艺术创作中心自修,画友杜洪建与蕉荫画友进行关于书法的对话。


杜洪建与蕉荫画友关于书法的对话

2018年9月13日
 
萧红亮:书法学习,兄先后研习过几种书体,请说说研习的时间长度和对应的年龄段,为什么会这样走过来?
1982年我从部队复员后,参加了湘潭市工人文化宫的诗书画夜校学习。由田翠竹先生教古文,刘源先生教花鸟,敖普安先生教书法(楷书),我选临柳公权《玄秘塔碑》。自此,夜校学习成了我书法入门的“第一口奶”。
1985年参加中国书法函授大学,第一期欧阳中石编纂的《临池一径》书法教材中,开设了唐欧阳洵《九成宫醴泉铭》的课程学习,从此,我便钟情于该帖了,直到今天。
之后,我先后临习了《爨宝子碑》、《爨龙颜碑》、《颜勤礼碑》、《曹全碑》、《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》等。
我喜爱章草的起因,至今回忆不起来了。或许是从《书法》杂志中,被王蘧(qú)常的章草作品所影响的。
2003年购得余德全、孟成英编著的《章草大字典》,高兴异常。有了这本工具书的帮助,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,草书字体先后通临过史游《急就章》、陆机《平复帖》、索靖《出师表》、王羲之《十七帖》等。
为什么会这样走过来呢?我想有以下几点:
1.当时湘潭市老的、少的学习交流书法的风气很浓,与现在相比,风气更正。长沙的颜家龙、钟增亚,湘潭的陈石泉、敖普安、郑书飞、黄苏民、涂道青这些前辈都给过我很深远的影响。
2.同事、朋友、战友、学生家长都喜欢我的字,我也就乐此不疲了。
 
 
 
萧红亮:在兄研习的这几种书体中,你认为你最得意的是哪种书体,说说得意点在什么地方,希望从多方面(环境/本性/老师/偶尔的所悟……)来谈谈。(笑),便于朋友们借鉴。
没得意过,一路走来是如履薄冰。
只是在临帖过程中,突然结字或用笔与古人对上话了,常有兴奋之感。
现在看来,我最喜爱的是钟繇的小楷和章草。
 
 
 
萧红亮:哪种书体最为遗憾,说说遗憾点在什么地方,也希望从多方面(环境/本性/老师/偶尔的所悟……)来谈谈。
多年走过来,若说遗憾,涉及的东西太多,搞杂了!
萧红亮:今后书法研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,为什么要这样安排?
1.以章草为母体,间以楷、行和今草字体,从而丰富字里行间的气韵、节奏;
2.以此成为自己个人的书法表现方向,且将作为今后画稿中题款书写形式;
3.“以书入画”,锲而不舍地努力追求作画中笔墨书写性情趣,这是我目前最困惑的问题和难点。
老师和无数书画名家谈笔墨的经验告诉我们:“笔墨之美,真是无止境的追求。”
 
 
 
萧红亮:在笔法和间架结构上,有一种说法,笔法第一,间架次之。特别看现代书法,间架多了无数的处理方式,请简要地谈谈掌握笔法和间架的基本要诀。
我以为,笔法与结构没有主次之别,通常是把笔法、字法、章法这三要素整体总结、评论。
书法学习的取向很重要,以前人为鉴,无一不是走的传统经典之路。所以不要涉及现代书法的人和事,否则走偏了,很难回来。
笔法与间架的要诀,各种启蒙教材中都有,在学习过程中,最好是以书会友,多动手、多观摩他人的用笔表现。
 
 
 
萧红亮:在朋友中,有一种普遍现象,书法是书法,画画是画画,口里说是“书画同源”,就是找不到书法与画画的桥梁关系。兄习字四十多年,从泛的方面来说,兄认为那种书体/那种线质对画画最为直接、最为有实用……为什么,请示范运笔。
“书法”与“画画”两张皮的问题,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很普遍,甚至是哪一张皮都有问题。
“书画同源”都听说过,要弄明白之间关系,我认为就一套《吴昌硕书画全集》就够了,何况还有很多的巨匠作品书画集和各地的名家藏品展览供人欣赏、学习、借鉴。
我认为周老师曾经送给蕉荫画友人手一册的《诸上座位帖》以及黄庭坚其他草书帖,其线质对画画有直接帮助的意义。
 
 
 
萧红亮:黄宾虹先生谈中国画运笔有“钩和勒”、“黑白太极图”理论,请从书法的角度来理解书法与画画运笔之间的基本要点。
“钩”、“勒”说的是书画的用笔,“太极图”说的是书画结字、章法、聚散、布局。说的是“以白当黑”、“以黑当白”、黑白相互印衬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。
书法用笔的提按、收放及古人说的“密不容针、疏可跑马”,都与书法和画画相适应,瞄瞄身边,随处可见的。
 
萧红亮:启功在中央美院上课时,谈书法的“藏锋”用笔,用一个很帖切的比方:“就相当于做衣服锁边”,在画画时,我们怎样来用好“锁边”。
我理解的书法藏锋,生活中处处都有,如:
1.音乐指挥家的指挥棒;
2.唐诗宋词的起承转合;
3.古今戏剧、歌曲;
4.武者出拳时先收,出拳继而收拳;
5.喝一口美酒入喉后的一声“嘿!”;
笔画中的“锁边”:
如观周老师一石一树用笔,欲上先下、欲下先上、欲左先右、欲右先左……无一笔不藏锋,若露锋出笔,也有空回状态之妙。
我曾听周老师说打点子,如开机关枪,或“点射”、或“连发”、或积点成线、或积点成面,其每点入纸果敢快速,亦见回锋动作。
 

 
 
萧红亮:世人有“画家字“、”书家字“之说,你怎么看待?!在近现代中,“画家字”你最喜欢哪几家,列二位评说。
“画家字”、“书家字”,我不好说。可人们共识的大画家的字,必然是书法造诣很高的书法家,如吴昌硕、黄宾虹、齐白石、潘天寿、张大千、陆俨少……
 
萧红亮:长线条,在山水画中用得最多,周老师是经常用到。怎么用好长线条?具体来说:使转、摆动、节奏……谈谈体会。
1.仍然从黄庭坚草书中讨生活;
2.从名家作品集中研究、借力。
怎么用好长线条?我很惭愧。
 
 
萧红亮:我们日常书写多为硬笔,好多人硬笔书写与毛笔书法找不到共同点,几十年下来仍是两条道。从生活中“悟道”是一种最好的修行方式……不知考虑过不?在座的硬笔与毛笔书写基本一致的有几位?请兄也谈一下体会。
写好硬笔字,我认为用毛笔从某名帖入手,是唯一途径,心追手摹,训练成为自己的一种书写习惯,水到渠成,用啥工具都会一致的。
如:有些医生写的字,谁认识,可懂草法的书家相互都认得咧。
 
萧红亮:刘铁城谈书法,他说过几点:1、萧老师,写字一天少于五个小时不要说写字;2、写字达到了一定时间,才会有手性,有感觉;3、我写的字就没有庙里老和尚写的字好,他们能静得下来。朋友们看有不有长时间练字的体会,聊聊。
日课,首要是兴趣使然,守法,明理。
1.习帖是求形似,年复一年的漫长过程;
2.习帖应是不断否认自己,改造习气的过程;(倘若你将习作有心收藏,隔年后做比较,今夕是能看到进步的。)
3.学以致用,训练自己熟练的用笔能力;
当你临习书法的兴趣日益浓厚,常年保温,耐得寂寞之道,你我都能静心“悟道”的。

 
王金华:练楷书(魏碑)的同时可以练行书或草书么?
古人言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魏碑统称为“正书”,又叫“真书”,我认为,书法入门应从楷书或魏碑为好,没有“永”字八法的体验,藏锋,露锋,中锋,侧锋,顺锋,逆锋,方笔,圆笔等,怎能得其要诀。
楷,行,草同时操戈,我认为不适宜,还是要先楷,后行草为好,如《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》中有很多楷法,用笔表现,这就要求有楷书书写表现能力为基础。
人说,写楷书时要像写行书般灵动,写行书要像写楷书那样沉着。



 
张勇:我觉得画家作品中的题款与作品相容,体现在画家的艺术风格追求与书法风格追求的统一。这种观点对吗?为什么?
画家的艺术风格追求与书法风格追求的统一,与其取向和定位是有区别的。凡是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,勤于从画外功、字外功夫不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,探求一条适合自己,又不失艺术高度品位的艺术风格,求得完美统一,这是一条艰辛的历程,这是非常让人敬佩学习的,从此角度看,这种观点显然是对的。
或长款、或穷款或双款,随画作生趣,那么其画作款识从内容到形式,与画作相融相映,真文人风格也就是了。
为什么,缺其一就是遗憾,怎么能统一呢?
 


 
尹红:书法学习与国画学习一样,临摹是一个有效途径。想请教杜老师:临摹学习要注意什么?怎样临摹才能达到有效?如何选择字体和摹本?同一字体、摹本的临摹学习持续多长比较合适?
临:是对着字帖放大临习,摹:是将字帖逐字双钩成册,毛笔填书,又叫描红。当然首先是不可急于求成,熟练,准确地掌握笔法,字法方法,善于用生宣纸写(折格子),通临不止。
日课中聚精会神,切不可三心二意,马虎行事,笔的大小适中,最好是选择羊毫笔、立姿、高握笔伏案。
兴趣程度不一、生活体验不一、交朋结友不一、阅历、手性不一、学习方法不一……其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。
选择哪种字帖?一是别人推荐,二是个人喜好。至于临摹学习时限,应是艺无止境,活到老,学到老,倾其一生。
 
王家龙:在行笔过程中怎样把锋裹好,裹锋的重要性和宜处。
行笔中捻管,是维持中锋行笔、达到裹锋效果的基本技法。
 
王家龙:在行笔过程中逆笔涩行的重要性。
逆笔涩行,是避免线质单飘,油滑现象,从而追求如虫蚀木,屋漏痕等生发自然、沉着厚重的艺术情趣,行笔欲行又止亦是如此。
 
罗雄:先通临理解碑帖的整体气象,还是先局部个个字过关,哪样更科学?
我认为通临与选临无关紧要,主要的是取决你所临习对象,用笔提案使转的特点把控和整体气象理解贯通。其中,时常读帖,分析品味个中规律和特点更为重要。培养自己的读帖能力,习惯于读帖,使之与临帖相结合,这比盲目的一味临帖效果会要好很多。

 

(END)